第609講/問
經過上一階段大腦風暴與創意發想後,這一階段則是要進入批判思考,批判思考並不是批評,而是透過與不同人的相互對話,交流過程同時也產生內省。
以下為批判思考與交流過程引導
原則
● 內容充實,互動柔軟
● 友善、樂於助人且具體
● 分享氛圍(或“走上前去,後退一步”)
引導流程(每人約 14 分鐘。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教師充當全班協調員和計時員。一個目標可以是讓所有學生在一小時的課堂時間內對他們的想法進行評論。)
1. 構想概述(3 分鐘):分享者概述他們的想法並分享對關鍵設計問題的想法。 分享者可能會分享草稿、計畫或其他工件,幫助小組理解其中的想法。 主持人應該分享一個困境或提出正在做的事情困惑。
與會者沉默思考。
2. 小組思考時間(1 分鐘):參與者寫下他們想了解更多的想法以及對分享者的想法。 主持人沉默; 參與者默默地完成這項工作。
3. 澄清問題(2 分鐘):參與者向主持人提出“澄清”問題。
澄清問題有助於小組更容易理解分享者的想法。 澄清問題往往有簡短的事實答案。
4. 探究性問題(2 分鐘):參與者向主持人提出“探究性”問題。 探究性問題揭示了主持人的思維和邏輯。 探索性問題往往以“如何”或“為什麼”開頭。
5. 討論(5 分鐘):參與者從積極的反饋開始。 然後參與者確定這是成長的機會。,分享者如何需要我們的幫助? 這個想法最強大或最令人興奮的部分是什麼,我們如何以此為基礎? 我們能在課堂上完成這個想法嗎? 這個想法是否來自一個真正的問題或需要? 在此期間,主持人將自己從小組中拉回來,保持沉默並做筆記。 參與者應該將他們的評論分享彼此,而不是分享者。 主持人可能需要提醒參與者註意分享的困境問題。
6. 反思(1 分鐘):主持人有機會回應討論。 演講者可能會分享印象深刻的事情,以及根據討論產生的想法可能採取的下一步行動。
__________
以下為另外一種引導反思的方式與情境。
1. 分享者:說明項目的要點(產品、過程、內容),如果可以的話,說明希望小組關注的“問題”。 (最多 4 分鐘-小組只能聽,不能說)。
2. 澄清問題:協調員有機會提出“澄清”問題,以獲得分享中可能被遺漏的訊息,以及他們認為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內容和/或問題的訊息。 回答應該簡短或是/否。 (最多 3 分鐘)
. 探索性問題:參與者在便利貼或紙條上寫下探索性問題。 每個參與者一次讀出一個問題,然後將便利貼交給演分享者。 繼續繞圈,直到都將所有便利貼問題都交給了主持人。 (最多 4 分鐘)
4. 分享者選擇 1-3 個要關注的便利貼問題,然後靜靜地坐下,從人群中抽身聆聽(可能不會說話)。 分享者應在參與者彼此討論項目並分享熱情反饋時做筆記。 請不要讓分享者參與此步驟。 (7 分鐘)
5. 反思:分享者說出從聆聽體驗中得到了什麼。 (4 分鐘)
6. 反思:參與者對過程的評論(2 分鐘)
7. 延伸對話
#SDGs教育實踐學堂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