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ESD融滲科學內容的示例
4.0
以下各節提供基於課程的範例,並附有建議性的評論,以支援將ESD嵌入科學文本。這些範例不是作為固定的模式,而是提供大致的方法。
它們為作者提供了定製的範疇,考慮到不同的課程要求、個人的專業技能,以及讀者(和作者!)的多樣文化身份。
理解和適應學習者的溝通方式和對世界的看法是探索充滿價值觀的永續性問題和相關的社會科學問題的基礎。4.1節提出的語言風格和作者觀點的考量,並提供了一種方法的比較和使用公認教科書的良好實踐範例。雖然這適用於小學/初級階段,但在更高級別,其原則仍然相同。
4.2至4.4節提供了與一系列課程的學習成果密切相關的原始範例,作為作者嵌入ESD的指導模板。已經強調了與課程學習成果建立強烈連接的重要性,同時還要根據建構主義的倫理觀念參與學習者的真實世界觀念和經驗。
___
4.1
主題:森林 - 使用包容和易於理解的語言以及ESD觀點
大部分的科學教科書都採用功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來傳達科學內容。他們的溝通方式經常被認為是冷漠的,與真實情況的連接很少,對學習者的個人參與也很少。
在全球範圍內,森林和森林管理是常見的課程主題,但我們對它們的重要性以及我們與它們的互動的看法各不相同。在小學級別的科學(生物學)中處理這一主題時,考慮對比的觀點是有用的,這是在ESD背景下探索良好實踐的一個例子。
典型的主流教科書通常將森林視為經濟資源來介紹這一主題。其中一本(小學)五/六年級的教材提倡將森林視為木材、橡膠、水果、紙漿和其他商品的有價資源。建立了這一觀點後,該教科書接著強調大規模就業的商業和經濟觀點:「美國有超過三億公頃的森林…許多森林位於公共土地上。其他的由個人、私人木材和造紙公司所擁有。美國的森林產業為超過一百萬的人提供了工作。因為新的樹木可以被種植來替代被砍伐的樹木,所以森林可以是可再生資源。」(Padilla,2006)。
接下來的文本考慮了不同的伐木方法 - 顯示鏈鋸、清伐和選伐的圖表 - 以及重新種植或多樣樹木生長。雖然可持續性被隱含為選擇性砍伐的結果之一,但這不是演示的主要重點,而且未涵蓋可持續性的更廣泛問題以及學習者在其中的角色。
接著提出一個修辭問題:“森林還有什麼重要之處?”並回答:“因為它們產生氧氣、吸收污染物,有助於防止洪水和控制土壤侵蝕。” 這句話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陳述”,它涉及到幾個抽象和困難的概念。 "森林如何產生氧氣" 或 "吸收污染物" 是複雜的想法,雖然在更高級別的課程中後來教授,但通常在小學水平是難以理解的。
這些是人類中心的觀點,並且提前引入了複雜的概念。它們並未增強正在研究的主題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文化身份和環境之間的個人關係。
一個對比的例子是印度環境研究(EVS)五年級教材中引人注目地標題為“誰的森林?”的章節(NCERT,2008年,第20章,第182頁)。EVS是印度小學三至五年級教授科學和社會研究的綜合形式。BOX3提供了EVS國家課程的一部分(NCERT,2006年,第94頁)的摘錄。
BOX3
2005年國家課程架構前言的摘錄 (NCERT 2006)
「傳統上,生物學家大致將生物分為兩大類:“植物”和“動物”。“植物”的概念被認為足夠簡單,可以在小學階段與“植物的部分”、“植物各部分的功能”等一起呈現。但為什麼這種(簡化的)看待植物的方式應被認為對孩子來說更“自然”或甚至更受期望?事實上,全球範圍的大量研究已經顯示,年幼的孩子認為把生物和非生物區分開來,或者把生命世界分為植物和動物是過於抽象的… 這使得一些小學課程延後這些傳統的分類,首先允許孩子探索他們自己的直觀想法,為了稍後更好地理解,科學如何對它們進行不同的分類…
「(在這個課程中,他們學習關於與人們相關的“植物”,在更大的主題“家庭和朋友”中),所以在四年級時,他們觀察“花”和賣花的人,或討論“樹屬於誰?”,而在五年級時,他們轉向“森林和森林人民”,公園或保護區的觀念,…這樣他們得以構建一個從科學、社會、文化和環境的角度出發,與周圍的植物充滿美感和關懷的欣賞相結合的更全面連接的理解。」(NCERT, 2006, p. 94)
這一框架支持的國家小學課程文件(NCERT,2006年,第127頁)有意將ESD的觀點融入了EVS中。以下是示例章節“誰的森林?”,是根據該課程子主題“森林和森林人民”的主要問題為:
你有見過或聽說過森林嗎?
人們是如何在森林中生活的?
他們的生活如何因為伐木而受到威脅?
你聽說過公園或野生動物保護區嗎?
誰照看它?
有人擁有它嗎?
你見過村民崇拜或保護樹木的地方嗎?
(NCERT,2006年,第127頁)
BOX4(下頁)顯示了這一章節的開篇頁面。它以一位名叫蘇里亞馬尼(Suryamani)的女主角的真實故事開始。她屬於賈坎德邦的原住民庫杜克族社區,努力保護森林和她社區的地方知識。學習者通過“共情的教學法”(Rampal和Mander,2013年),從社區的角度、他們的集體智慧和他們長期的奮鬥中考慮森林。
___
「真實生活」的文件,如個人信件、歷史遊記、傳記、家族紀錄和口述敘事,都是讓主題內容具有個人化的有效手段。同樣地,教科書可以選擇使用反映出多文化人群參與的視覺材料,而不僅僅是使用典型的、無主體的手持儀器的插圖。一本被設計為充滿動態視覺文本的教科書頁面,比冷漠和具有權威性的科學文本更能引起學習者的興趣。
___
透過上述內容,提出以下觀點
1.語言和教材選擇:教科書的語言和選材對學生的學習體驗至關重要。使用易於理解的語言和真實生活文件,如信件、歷史遊記等,有助於個人化主題內容,讓學習變得更有趣和具有深度。
2.多元文化視角:教科書應該反映多元文化,讓學生感受到參與的多元性。這可以通過包括多元文化的圖像和故事情節來實現,以提高學習者的參與感和身份認同感。
3.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發展。對於較年幼的學生,抽象概念可能難以理解,因此應該以更具體和情感化的方式來引導他們。這樣可以在後續的學習中建立更深入的理解。
4.永續發展教育:ESD應該從科學、社會、文化和環境的多重角度來考慮。學生應該被教導如何將科學知識與現實世界的永續性問題相關聯,以培養對環境的關懷和美感。
教育中引入ESD的必要性,並提供了實際的方法和教材設計建議,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永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它們強調了個人化、多元文化、情感參與和綜合教育方法的重要性,以培養具有永續發展意識的新一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