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3
課堂中的復原性實踐
進行復原性實踐的引導:
教師和學生坐在一個圓圈裡。
教師解釋活動的目的(解決特定問題或有害行為、建立信任、修正錯誤)以及過程。
教師和學生就圓圈的規則達成一致 - 每個人都要聆聽對方,只有在輪到自己發言時才發言。
參與者使用一個所謂的「發言工具」,可以是團體認為適當的任何物品,用來確定誰在發言。
參與者只有當他們拿到了發言工具時才能發言。
發言工具可以放在圓圈的中心,任何想發言的團體成員都可以拿起它。
一旦有人拿到了發言工具,團體中的其他人應該聆聽。
團體還應決定分享的程度和機密性。
教師使用提示性問題 - 提出和澄清問題,鼓勵尊重的回應。
保持真實。積極聆聽。避免糾正和修復。
使用並鼓勵使用發言工具。
教師結束圓圈時間,邀請學生提供簡短的回應意見。
教師以一個儀式結束,這個儀式將成為課堂例行的一部分。
___
情境:一個中學教室,教師發現某兩名學生之間存在衝突,可能導致課堂氛圍不和諧,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復原性實踐步驟:
教師邀請這兩名學生坐在一個圓圈中,並讓其他同學坐在圓圈周圍。
教師解釋活動的目的,即解決這個特定的衝突,建立信任,並確保課堂能夠和諧進行。
教師與學生共同制定圓圈的規則 - 每個人都要聆聽對方,只有在輪到自己發言時才發言。他們使用一個小物品作為發言工具,例如一個特別的筆。
只有拿到這個筆的人可以發言,其他人應該聆聽。同時,團體也確保討論的內容具有保密性。
教師使用提示性問題,例如「你們為什麼感到不滿?」或「你們可以提出解決這個問題的建議嗎?」,來引導他們討論衝突的根本原因並尋求解決方法。
教師保持中立,鼓勵學生誠實表達感受,並積極聆聽他們的想法。
最後,教師結束圓圈時間,並邀請其他學生提供簡短的反饋意見。這樣的實踐可以成為課堂中解決問題的一個標準步驟,幫助學生學會以建設性的方式處理衝突,並促進整個班級的和諧氛圍。
___
在國小,發生了一起學生之間的糾紛,兩名學生之間爭吵不休,導致課堂秩序受到干擾。
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決定採取復原性實踐來處理這個問題。
教師邀請有關的兩名學生和其他同學坐在一個圓圈裡,這創造了一個平等的溝通環境。
教師解釋了這個復原性實踐的目的,即解決這次糾紛,恢復課堂秩序,並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他們也說明了復原性實踐的步驟。
圓圈內的每個學生同意遵守圓圈的規則,這包括聆聽對方並只在輪到自己發言時發言。一個學生提出使用一個小玩偶作為「發言工具」,並將其放在圓圈中央。只有持有這個小玩偶的人才能發言。
教師使用提示性問題,例如「你們為什麼會爭吵?」,以引導學生討論這次糾紛。他們鼓勵學生真實表達自己的感受,並避免指責。其他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聆聽,以了解不同觀點。
最後,這個圓圈時間以一個小儀式結束,這個儀式可能包括兩名學生向對方道歉,並承諾改善他們之間的關係。這樣的復原性實踐不僅解決了這次的糾紛,還有助於建立學校中更健康的關係和積極的學習環境。
___
將復原性實踐與永續發展教育結合起來可以產生一系列重要的影響,進一步強調教育的永續性和社會責任。以下是將復原性實踐應用於永續發展教育的關鍵方面:
促進社會連結:復原性實踐鼓勵學生共同討論和解決問題,建立信任,這些是永續發展的關鍵元素。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合作,理解不同觀點,並共同努力解決問題,這有助於建立更加和諧的社會關係,進而推動社會的永續發展。
強調價值觀和倫理:永續發展教育強調倫理和價值觀,以解決環境和社會問題。復原性實踐通過強調尊重、誠實和共識的建立,有助於培養學生的道德判斷力和價值觀,這是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基本要素。
啟發自主學習:永續發展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啟發學生主動參與問題解決和自主學習。復原性實踐提供了一個開放的溝通環境,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討論解決方案,並承擔主動參與的角色。這種參與有助於學生主動探索永續發展議題,並發展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解決環境和社會挑戰:永續發展的目標之一是解決環境和社會挑戰。復原性實踐可以用來處理這些挑戰的相關問題,例如糾紛、衝突或不尊重行為。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學會如何以合作的方式處理問題,並找到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復原性實踐應用於永續發展教育有助於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生。這種結合可以促進社會連結、強調價值觀和倫理,啟發自主學習,並幫助學生參與解決環境和社會挑戰,從而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這將有助於塑造一個更具活力和永續的社會。